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李玉瑩 通訊員 劉曉鋒)每年春節,都是兒童意外傷害高發時期,其中,小兒燙傷的比例較高。春節期間,梧州市工人醫院收治了多名被開水燙傷的患兒,其中被燙傷嚴重的患兒燙傷面積達35%。醫生建議,家長要加強警惕,謹防燙傷意外的發生。 2月16日晚上,一名來自藤縣的1歲女童因燙傷被家長送入梧州市工人醫院治療。據其家人代述,女童于2月15日下午在家中玩耍時,不小心摔倒,臀部坐至盛有熱水的鍋中,鍋中水溫約70℃-80℃。家長見狀,立馬將女童抱至水龍頭下予以自來水沖洗燙傷部位。當時,女童燙傷處皮膚部分已有水泡,部分破損,家長隨后自己用藥水外涂女童燙傷部位。到了晚上,女童反復出現進食后嘔吐現象。 2月16日下午,女童突然出現抽搐、意識喪失等癥狀,家長急送至藤縣人民醫院就診。隨后,家長又要求將女童送至市工人醫院進一步治療。 據梧州市工人醫院普外二科主治醫師梁明飛介紹,經診斷,該女童頭后側、頸部、雙側臀部等部位燙傷面積約為35%,并出現了膿毒血癥、低血容量性等癥狀。由于病情危重,曾下達書面病危通知。目前,經過一系列治療,女童情況有所好轉,已從兒科重癥監護室轉到普通燒傷病房,視情況再作進一步處理。 梁明飛表示,春節假期,該院收治了多名燙傷患兒,弄翻熱水、熱食是燙傷的主要原因。春節期間,家長一時忙碌疏于對孩子的照顧,往往容易造成意外燙傷的發生。同時,意外發生時,家長處理不當也容易加重燙傷程度。 梁明飛建議,家長應掌握基本的救護知識,兒童燙傷意外一旦發生,家長要保持冷靜,迅速采取措施,為孩子的救治爭取時間,盡可能地減輕孩子的傷殘。 孩子燙傷后,家長要立即用流動的冷水沖洗患處,以降低患處的溫度,但是水流要適度。如果燙傷部位不方便用水沖洗,可用冷水浸透的毛巾冷敷,切忌冰敷,以免造成皮膚進一步損傷。如果燙傷部位起了水泡或者燙傷面積較大,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家長不要在孩子燙傷部位涂抹醬油、牙膏及使用偏方,以免增加醫務人員清理傷口的難度,延誤救治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