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李建輝
近日,記者走進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蒼梧縣六堡鎮塘平村大朗自然村,看見條條水泥路直通農家小院,成片的綠茶點綴在山野田間,蜿蜒流淌的塘平河清澈見底。 “青房屯路、錦鯉戲水、茶香滿園,這里的新風貌吸引越來越多游客到訪。”談起村里的變化,村委會副主任梁伯超一臉自豪。 塘平村是一個不被外界關注的角落。“生態鄉村”建設啟動以來,時任村委會主任的梁伯超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頭響應,組隊到廣東省新農村建設示范點考察學習,并向村民們介紹外地的好做法,修訂新的村規民約,嚴懲破壞環境的行為,努力實現“暢、潔、綠、美”的奮斗目標。其中,大朗自然村突出“鄉愁特色”,籌集資金30多萬元,發動全村黨員群眾投工投勞,砌鵝卵石生態花基,種茶花、桂花等特色花卉,美化綠化環境,還建了污水處理池,整治村屯周邊水體,確保水源水質安全。 “去年,村里實施河長制,河長采納村民建議,拾揀塘平河里的石頭裝飾沿河休閑棧道,放生魚苗,美化了河道環境。”梁伯超說。 今年初,塘平村委會專門召開了村民懇談會,商量開發觀賞茶園、規劃建設游客停車場、打造民宿區等計劃,廣泛調動村民和返鄉農民工美化家園的熱情,群策群力推動宜居鄉村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