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劉潔梅)春回大地,草長鶯飛,正是踏青好時節,我市各森林公園景區人氣興旺。與明媚春光同樣吸引人的還有近日新出爐的一項統計結果:去年全市實現森林旅游與休閑服務收入達12.3億元,占林業產業總產值的2.21%。 據統計,我市森林覆蓋率達75.85%,居廣西首位。目前,全市有森林公園5處,包括國家級的蒼梧縣飛龍湖森林公園、藤縣太平獅山森林公園,以及自治區級的岑溪吉太森林公園、大山頂森林公園和藤縣小娘山森林公園,經營總面積達2萬多公頃。全市森林旅游初具規模,正逐步成為林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并拓展林業產業發展空間、促進了林業產業結構調整。 市林業部門負責人介紹,我市近年來通過機制創新,盤活了豐富的森林旅游資源。首先是充分利用林業建設資金,加快森林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景區開發,其中重點推進現有森林公園林下旅游資源的開發,在有條件的森林景區內建立生態科普教育基地,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發展休閑、登山、露營、探險、漂流各類戶外活動。其次是鼓勵農民參與經營林下經濟項目,利用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開展農家樂和“森林人家”,帶動鄉村旅游區建設,讓游客體驗人與自然深度融合的森林旅游新形式。 據了解,今年我市將加快建設蒼海國家濕地公園,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豐富森林生態文化。同時,林業部門將引導全市森林景區景點參加“創A”工作,推進景區景點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加強森林旅游與生態旅游、文化旅游、工業旅游、康體旅游等產業融合。目前,按照國家級森林公園設立標準和創建4A級旅游景區標準進行建設的江南森林公園已完成前期工作,正逐步進入施工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