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失獨,他們化身兒女悉心照顧;弱者患病,他們籌集善款為其減輕負擔;流浪漢露宿街頭,他們堅持每晚給其送餐。梧州有這樣一支愛心志愿者團隊,他們熱心公益,用實際行動弘揚正能量,他們就是梧州“星微天使”愛心團隊。 這個團隊成立于2013年8月7日,由一群社會愛心人士在龍圩區自愿組成,并獲得了眾多熱心市民的關注。在往后的時間里,該團隊逐漸成長,由最初的30多成員發展到如今的2000多名。 “每一個志愿者都是星星,光芒雖微,但只要聚在一起就是明燈。”梧州“星微天使”愛心團隊總隊長陳樣海這樣解釋他們的團隊名稱含義。正是抱著這個信念,一個個“星微天使”們各盡自己的微薄力量幫助他人,通過善言善行感染周邊人群,讓許多熱心公益的志愿者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發揮特長幫扶困難人群 梧州“星微天使”愛心團隊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既有醫生、律師、教師等專業人士,也有農民、工人、司機等“草根群眾”,且年齡覆蓋范圍較廣。但是,陳樣海說,在團隊里,大家沒有所謂的“階層觀念”和年齡代溝等,都以兄弟姐妹相稱,像個親切的大家庭。他們各自發揮專業特長,如果有共同幫扶意向的目標,有時還會組成不同的小分隊,長期對某些特定對象進行幫扶。 2016年的除夕夜,志愿者鐘海文在自家店里煮好并打包好湯圓,與十幾個留在龍圩區過年的成員們到面包店買了一些面包和礦泉水,捎上棉被和厚衣服,一起沿街給流浪漢送溫暖。那次以后,每天晚上,成員們一有空都會到集合地點,堅持自費買飯、送飯。隨著這些成員的愛心義舉漸漸被人知曉,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愛心人士走到一起,組建了“布施流浪漢群”。到了后期,龍圩區兩家餐館老板也加入愛心隊伍,為流浪人員提供新鮮的飯菜。無論春夏秋冬,抑或逢年過節,成員們都風雨不改“輪番上陣”,盡量做到不錯過城區任何一個流浪人員。 
成員們走上街頭給流浪人員送晚餐。 除了幫扶流浪人員,志愿者們還長期幫扶一些孤寡老人、事實孤兒等困難群體,直到他們的生活得到改善。同時,如果自己的團隊成員有困難,大家也會伸出援手。曾經,有一名成員的家人走失了,其他成員立刻走上街頭幫忙找尋;有成員突發急病,其他成員也主動探望送去關懷。團隊成員們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堅持助人與互助。 帶動更多人加入愛心行列 其實,“星微天使”的志愿者未必都是“有錢有閑”的人,他們很多是普通人,甚至還有殘疾人,但他們同樣懷著一顆善心,希望能為社會做一些事。陳樣海說,有些在外地工作的成員,利用回鄉探親的空閑時間,為孤寡老人打掃房屋,捐些善款;也有成員利用業余時間為學生義務教學,免費為居民維修家電,這些都是志愿者們發自內心的善舉。 44歲的“星微天使”孫金霞是龍城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同時也是梧州市致殘協會太極隊隊員。右腿裝假肢而行動不便的她,在一次前往桂林恭城表演的過程中曾受到“星微天使”成員的幫助,感動之余,孫金霞也被成員的愛心義舉所感染,并于2016年加入該團隊。此后,她積極聯系團隊幫扶社區的特困戶,包括捐獻物資、打掃房屋等,還主動跟隨團隊幫扶殘疾人、孤寡老人等困難群眾。“我曾經因為自己的意外殘疾而消沉過,如今自己雖然依舊力量薄弱,但在這個團隊里,我和幫助過我的伙伴們一起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我覺得生活變得很充實很美好。”孫金霞說。 志愿者梁文強是一名菜農,也是一名坐輪椅的殘疾人。加入團隊以來,他多次捐款,并在公益活動中積極進行唱歌才藝表演,為福利院的孩子等送去歡樂。他說,眼前的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但看到別人有困難,自己能幫就幫。 主動奉獻享受助人之樂 在“星微天使”成立的四年多時間里,成員們參與了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幫扶了許許多多的困難群眾。而“星微天使”作為一個傳遞愛心的平臺,有人退出、有人加入,也有人始終堅守。 而事實上,成員們在參與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不理解與非議,有人覺得他們作秀,有人覺得他們無聊,還有人用言語進行打擊。但是志愿者們覺得,在不影響家庭生活的情況下,主動奉獻讓他們收獲友誼,得到快樂,內心也變得更豁達。 “轉眼就一年了,‘星微天使’還記掛著我們……”蒼梧旺甫八會村貧困戶陳燕權的女兒從小患有腦瘤,2016年,他也不幸患上鼻咽癌。在全家無助彷徨之際,“星微天使”成員們帶著慰問金和慰問品助其渡過難關,并有成員免費為其女兒針灸,減輕其女兒的痛癥。后來,陳燕權親自寫了一封感謝信。至今,“星微天使”的隊員每逢看到此信,依然內心激動。 “每每想起有人能因為我們的舉手之勞,困難減少一點,生活過得好一些,內心就覺得無比欣慰和滿足。”陳樣海說,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感觸,也是所有成員的心聲。
志愿者感言 帶著孩子做公益,感覺很幸福 我自己在外地打工,我的家人都在龍圩區廣平鎮。盡管我一邊要打工,一邊要照顧兩個小孩,平時比較忙碌,但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參與志愿服務,甚至經常帶上我的孩子一起,讓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發海報、種樹、幫助打掃房子等。起初他們只是覺得好玩,漸漸地,他們體會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現在只要聽說有志愿服務活動,他們都會主動跟隨我參加。能和孩子們一起幫助有需要的人,我覺得很幸福。 ——“星微天使”隊員左偉連 患病時隊友如親人般照顧我 2015年5月29日,前一天還生龍活虎的我,這天卻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感嘆生命的無常。5月28日晚上,我突然感到一陣鉆心的胃痛,緊接著就吐血了,家人立馬送我到蒼梧縣人民醫院就診。經過醫生細致的檢查,確診是突發胃壁出血,并建議我馬上住院。當時,我坐在輪椅上需要人推,而且晚上又要人守夜,身邊只有叔叔和嬸嬸兩人。于是,我就將自己的情況告知了隊友鐘坤榮,希望能有多一個人幫忙。不曾想,不只是他趕到病房,還來了七八個隊友探望。盡管他們不是我的家人,卻也勝似家人了。 在住院的五天時間里,每天都有不同的隊友來探望我,有的還買好早餐和牛奶來,有的甚至不知道具體是誰買的。此外,團隊還想在群里發起捐款,但我覺得自己還能負擔得起,便拒絕了。有些隊友就給我發紅包,令我非常感動。 往后的日子里,我決心要盡量抽出更多時間積極參加各類愛心活動,以此回報所有關心和幫助我的人。 ——“星微天使”隊員鐘海文 
梧州“星微天使”愛心團隊合影。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本版采寫 西江都市報記者 李玉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