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劉北文 梁勵)3月5日是第55個學雷鋒日。近年來,我市各級各類學校注重培育學雷鋒志愿服務品牌活動,通過搭建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用機制固化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務措施,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規范化,讓青少年在活動中踐行奉獻自己、服務他人的雷鋒精神。 長期以來,我市學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城鄉建設、環境保護、扶貧濟困等公益活動中,通過“小手拉大手”形式,將相關活動向社會覆蓋延伸,拓寬群眾參與面。在這過程中,不少學校探索建立志愿服務機制,培育起志愿服務品牌。今年1月底,梧州高中愛心接力服務隊來到岑溪市糯垌鎮大地村等,向4戶貧困學生家庭送去愛心物資。該校愛心接力活動始于2010年,至今累計籌集物資超60萬元,幫扶特困學生家庭63戶,捐建小學圖書室2個。目前,該服務隊每年堅持開展扶貧活動一至兩次。2016年初,梧州一中整合全校師生力量,組建起彩虹志愿服務隊,傳承學校青年志愿服務傳統,將志愿服務項目拓展為普法、生態環保、濟困助殘等七大項,豐富并創新志愿服務項目及形式。 青少年作為校園志愿服務活動的主力軍,其活力與朝氣正不斷豐富著校園志愿服務形式。而在參與志愿活動過程中,青少年發揮聰明才干服務他人、奉獻社會,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新時代青年。梧州學院志愿服務項目“萌獅行動”組織青年大學生參與獅舞專業培訓,通過進校園、進社區開展獅舞公益課堂、獅舞展演等,讓更多少年兒童認識并熱愛梧州本土文化。項目負責人、大三學生謝鋒說,團隊從最初的兩三人發展到現在的20多人,是傳統文化的魅力、熱心公益的志愿精神把志同道合的同學聚集到一起,大家既做公益服務,也做文化傳承者,覺得很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