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韻)去年6月初起,梧州南站站前廣場負一層旅客通道及負二層停車場正式試運行;今年春運期間,公安交警加強了站前廣場的交通秩序管理,把臨時候客區無法容納的車輛引導到地下停車場。完善設施加上強化管理,該區域的交通亂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2月27日記者到梧州南站走訪,發現部分機動車輛能進入地下停車場停放,但出租車候客秩序仍然較混亂,“黑車”亂停亂竄拉客的現象也屢屢可見。 站前車輛有所分流 2月27日下午3時30分許,記者在梧州南站站前大道看到,道路兩邊擺放有“禁止停車”“高鐵站地下停車場已啟用,道路內禁停一切車輛”等標示牌,部分機動車會根據路標進入地下停車場或站前臨時停車場。雖然路邊偶爾仍有車輛停靠,但亂停放現象較以前有所減少。 隨后,記者在出站口隨指示牌來到站前廣場負一層旅客通道和負二層停車場,發現里面有七八輛出租車停靠候客,其余多為接送旅客而短暫停車,停車場內仍有許多空位。現場一名清潔工人介紹,平時在地下停車場搭乘出租車的旅客并不多,周末稍有增加。 “由于梧州南站車輛臨時候客區面積有限,面對春運期間巨大的交通壓力,若繼續按平常的車輛候客方式很可能會造成大面積交通堵塞。”龍圩區交警大隊警員梁穎睿說。據了解,停車場收費標準為30分鐘內免費,這使得因接送旅客需短時等候的車輛樂意進場停放,緩解了站前區域地面停車的壓力。同時,市公安交警支隊也在站前廣場外啟用了流動違停抓拍系統。 指引路標尚待完善 盡管梧州南站的地下停車場運營已初見成效,但記者走訪中仍發現不少有待改進的問題,首當其沖便是出租車候客點的指引標識不足。 很多車主反映,距離出站口不足十米遠的地下停車場入口旁設置有“乘坐出租車往負二層”的指示牌,但其導向作用似乎并不明顯。許多旅客出站后往往跟隨人流直接奔向公交車等候區或地面臨時停車場的上客區離站,出租車在地下停車場往往等不到乘客,所以都盡量不進去。 其次,“黑車”拉客現象仍是梧州南站站區的頑疾。盡管能感覺到拉客司機的數量有所減少,但許多乘客還沒到達公交車站,遠遠就能看到拉客司機的身影。而且,公交站、站前廣場外圍也聚集著“黑車”司機,一看到拖著大行李的旅客特別是女性旅客,立馬就圍上去詢問去向,甚至伸手拉扯旅客的行李。 不少市民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增設充足且明顯的指引標識牌,以便有需要乘坐出租車的市民便捷地找到正規出租車候客點,讓站前地下停車場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交通運輸、公安交警等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梧州南站周邊違法停車行為的打擊力度,整治“黑車”司機拉客亂象,并加強對出租車經營的監督管理,打擊拒載、不打表等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