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萍 通訊員 黃超光)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設管理的加強,我市城市文明形象有了較大提升。但是,小攤小販占道經營、公共停車位被占用、商鋪廣告隨意亂掛等一些不協調畫面依然存在,影響城市環境。有市民建議,有關部門要建立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長效機制,對占用公共資源的行為進行嚴管、嚴防、嚴控,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及市民公共文明意識。 近日,記者隨機走訪發現,市區一些主次干道依然散布著流動的小攤小販,大東市場、南中市場等多個市場附近的路段成為“馬路市場”,在影響市容市貌的同時,也阻礙到交通通行;一些地段的公共停車位被亂擺放的物品占用,或者被人私自安裝車位鎖據為己有,給市民停車帶來諸多不便;違章搭建屢禁不止,擾亂城市管理秩序,也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監督科科長蘇欣表示,公共資源被占用是我市的一個突出城市病,給城市管理帶來不小的挑戰。城管執法部門近期雖加強了有關巡查執法工作,但因執法不嚴及缺乏長效化管理機制,使得占用公共資源現象仍屢見不鮮。下一步,我市需加快“數字城管”建設步伐,借助科技手段,落實網格化巡查方式,對占用公共資源行為進行實時監管和及時勸導、教育,并強化跟蹤查處工作,對相關行為進行全方位嚴管、嚴防、嚴控,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城管、工商、交警、市場管理、城區、社區等各個部門和單位要實現信息共享,加強聯動執法,不斷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管理難題。 不少市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切實加大巡查整治力度,加快形成長效機制,同時開展多樣化宣傳,提高商家和市民群眾的公共文明意識,自覺遵守城市管理的規定,做到規范有序經營和生活,共同維護良好城市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