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梁少歡 史秋蘭)3月13日,在市再生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里,金海不銹鋼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火紅的鋼坯被源源送入熱軋設備中。“大年初六我們就開足馬力趕訂單!”企業生產管理負責人林瑞敏扯著嗓子說。 
3月13日,金海不銹鋼公司的不銹鋼板材產品正在打包發貨。據介紹,目前該公司的不銹鋼板材產銷基本平衡,預計今年總產量可比去年增加約一成。梁燕如 攝 金海公司忙碌的生產景象投影著園區發展態勢:蓄足能量再出發。去年,根據鋼鐵行業去產能和環保新政的要求,市再生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及其企業全面實施整改,升級生產工藝、完善環保設施。“看,這就是新安裝的設備,除塵率高達95%。”林瑞敏指向生產環保設施介紹。該除塵器如同巨蟒盤在廠房邊,渾圓的吸管直徑超過一米,一頭連著熔煉設備,一頭接著“大漏斗”,收集生產粉塵。 金海升級環保設備投入約1600萬元,成為園區企業大力升級環保設施的縮影。去年以來,園區的金海、永達、鑫峰三家龍頭企業累計投入環保設備升級資金約1.2億元,園區也投入約900萬元展開綜合整治。現在,各龍頭企業配備精煉爐設備,全面升級環保設施。林瑞敏說,環保設施升級后,生產能耗有效降低,設備正常運轉率更高,使用壽命也延長了,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企業的大手筆環保投入源自對不銹鋼產業發展前景的積極預期。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鄧行智說,大批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不銹鋼企業被淘汰,市場供需發生變化,優質鋼材產品價格平穩走高。現在,201熱軋窄帶不銹鋼產品每噸約8000元、304熱軋窄帶每噸約13700元,對比前期價格低谷上漲了約2000元。在市場需求轉旺的態勢下,園區企業積極恢復生產,去年10月份以來單月用電量持續回升,今年1月份達1.08億千瓦時,恢復到了歷史水平。在金海不銹鋼板倉庫里,企業負責人陳新華正在組織發貨。他說,產品主要銷往國內湖南、廣東等地,以及出口東南亞國家,預計今年產量同比增長約一成。 企業恢復生產的目標鮮明指向高質量發展。現在,金海和豐盈不銹鋼公司完成合并,永達鋼鐵和新利華軋鋼公司強強聯合,通過重組擴大優勢產能。同時,長洲區發展實業的工夫依然下得深,以完善不銹鋼全產業鏈為導向,今年春節后一上班就組織開展招商工作,成功對接三個不銹鋼下游產品意向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