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黃穎盈 通訊員 韋雨利)時下,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和網站下單預訂旅游客房十分流行,因為簡便快捷且價格相對便宜而受到不少消費者的歡迎。然而,這種便捷的背后可能會遇到到店無房的風險。今年春節前夕,市工商部門就接連接到了數起因網絡訂房而引起的消費糾紛,經調解消費者均成功取得退款。
家住西堤路的市民黃女士日前通過在某網絡平臺注冊的商家,預訂了位于佛山市的一家酒店3間山景大床房,計劃安排住宿一晚。黃女士在支付全額房費1167.78元以后,很快就收到了商家和某網絡平臺的確認短信。隨后,她還特地向商家客服再次確認房間是否已經預訂成功。不料,在預定日期到店時,酒店卻表示無房可提供。生氣之余,黃女士向商家提出退款,但連續3次遭到拒絕。因此,無奈的黃女士只好通過12315投訴該商家。 無獨有偶,家住市區的市民曾先生日前同樣通過在某網絡平臺注冊的商家預訂了位于成都市的一家酒店客房,在到達該酒店住宿時,他卻被告知該酒店未曾與該網絡平臺有合作關系。事后,曾先生向商家提出退款時同樣遭到了拒絕,也只好投訴至12315。 經了解,在某網絡平臺注冊的商家落址為大塘工商所管轄區域,該工商所工作人員向投訴雙方核實訂單情況后,經過調解,商家與黃女士、曾先生均達成協商和解并退還了有關款項。商家還表示,由于春節前后接單量較大,未能妥善安排每一位顧客的行程,對此深表歉意。 就此案例,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和網站下單預訂客房時,應注意選擇規范的網絡平臺進行訂單操作,在交納預訂房費前還應注意提前了解商家有關退款等方面的售后說明,同時注意保存訂單付款等消費記錄,以便發生消費糾紛時提供有效憑證幫助快速解決糾紛。另一方面,消費者在收到網絡平臺或者第三方商家發出的預訂成功信息以后,為進一步落實預訂是否成功,可直接聯系預訂酒店或客房供應商確認,以免遭遇到店無房的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