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謝韻
中國消費者協會把2018年消費維權年主題定為“品質消費美好生活”,呼吁全社會崇尚品質消費理念,適應品質消費需求,創造品質消費環境。那么,“品質消費”是什么?消費者又能否真正享受到“品質消費”? “品質消費”遇上新問題 對于不少市民而言,“品質消費”是個新詞。3月15日,在梧州市2018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廣場宣傳活動現場,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了解在他們心中什么是“品質消費”。不少市民認為,“品質消費”應該是指購買品質好、價格優惠的消費行為。在購買的過程前后,商家的服務態度好。 其實,“品質消費”指的是倡導經營者以品質消費為指引,傾聽消費者的聲音,重視消費者的訴求,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同時引導廣大消費者追求綠色、協調、共享的消費觀念。此外,強化消費維權工作,維護消費者的權益,讓消費者在便捷、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中消費,也是其中一項內容。 然而,目前梧州的消費環境,有的市民覺得并不滿意。如去年某兒童攝影館收取了顧客拍照的預付款,但未能履約。顧客在找不到商家的情況下,700多人到工商部門投訴。位于西環路的一家健身房,疑因經營不善而結業。許多在該健身房辦了健身卡的市民未能享受到相應服務。一市民已經預約定制的家具,商家以各種借口一拖再拖…… 攝影、健身、家具定制等,都是市民在追求高品質生活過程中的消費。而在這些領域產生的消費糾紛,不少是新情況、新問題。市民遇到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針對實際情況出臺細則 在當天“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廣場宣傳活動現場,一塊宣傳《廣西壯族自治區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新《廣西消保條例》)的宣傳牌,似乎為目前不少的新消費糾紛提供了解決的方向。其中,如市民較為關心的預付款消費,新《廣西消保條例》對該消費行為提出了許多明確要求。 梧州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科副科長周賢軍介紹,預付款消費作為當前廣西乃至全國消費爭議較多的領域,涉及眾多行業,尤其是美容、攝影、健身、洗車、游泳、洗染等,是消費維權領域的一個熱點難點。造成預付款消費維權難,很多時候是由于沒有收款發票,沒有服務合同,沒有明確責任。 “所以,從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廣西消保條例》對預付款消費進行細化規定,從嚴約束商家的任性行為。”周賢軍說。 周賢軍介紹,新《廣西消保條例》首先約束了經營者。條例要求需要開展預付款消費的經營者應自營業執照核準登記之日起滿6個月后,方可發售預付費消費卡。就是說,新開張的經營者是不能馬上發售預付消費卡的。此外,預付款消費經營者要與消費者訂立書面合同,明確責任與義務。預付款消費不得設定有效期限,除非雙方協商約定。 與此同時,預付卡充多少,商家說了不算,新《廣西消保條例》說了算。《條例》規定,企業法人提供的單張記名預付憑證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單張不記名預付憑證金額不得超過1000元;其他經營者對同一消費者提供的記名預付憑證金額不得超過2000元,單張不記名預付憑證金額不得超過500元。對于預付款中的服務行為,新《廣西消保條例》也一一進行了明確。 除此以外,新《廣西消保條例》對重點行業經營者義務也進行了特別規范,如商品房經營要明示,銷售合同要規范;裝飾裝修需訂合同,防漏保修要五年;加工、修理有規定,偷換零件要處罰等。 周賢軍介紹,新《廣西消保條例》將社會普遍關注的消費熱點難點納入了調整范圍,進一步維護消費者權益,約束商家的經營行為,讓消費者能夠真正地“品質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