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趙洋 近日,市民胡女士四處奔走,為自己受傷的孩子小王討一個說法——她認為小王右側耳后的傷痕極有可能是小紅花幼兒園的老師造成的。對此,園方堅決否認。 孩子怎么傷的?對該問題,家長和幼兒園多次爭執不下。缺位的監控視頻,令事件陷入“羅生門”。胡女士在網上發出關于該事件的帖子后,引起更多人對該事件的關注。目前,涉事家長已將情況舉報至教育部門,萬秀區教育局已介入調查。 莫名的創傷
孩子剛回家被發現耳后紅腫 涉事幼兒小王2歲1個月大,今年3月5日入讀萬秀區小紅花幼兒園幼齡班。3月5日、6日,小王從幼兒園回到家時,胡女士都問:“老師對你好不好”,這時小王會屁股朝上,趴在沙發上,用手拍打自己的屁股。這一舉動令胡女士感到不安,她說:“我沒教過他這樣,他之前從沒有過這種動作。” 3月7日下午,家長把小王從幼兒園接回家。剛到家,小王就指著右耳對胡女士說:“疼。”胡女士隨即發現兒子右側耳后紅腫一片。孩子耳部紅腫是誰造成的?胡女士認為,小王同班同學都不滿3歲,不可能把孩子抓得這么重,而當天天氣冷,不是蚊子毒蟲活躍季節,“所以應該也不可能是孩子被蚊子毒蟲叮咬后自己抓傷的”。 在否定了種種可能性之后,胡女士問小王是怎么傷的?小王回答:“阿姨,掐。” 孩子的回答令胡女士和丈夫憤怒了,當即趕到小紅花幼兒園討要說法。當晚,幼兒園的兩名副園長趕到胡女士家,與家長孩子一起去醫院作檢查。7日晚,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對孩子進行相關檢查后,出具超聲診斷報告單,結論為“小王右側耳后淋巴結腫大,為12×8毫米,邊界清晰,形態為橢圓形,皮膚破損”。 3月8日,梧州市婦幼保健醫院的醫生診斷是“皮膚破損”,但沒有“淋巴結腫大”。胡女士說,醫生稱孩子的傷就是外傷。 此后連續數晚,小王都會在半夜驚醒并哭鬧一個多小時。胡女士說:“每天晚上自己和丈夫輪流抱著孩子安撫,我們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驚嚇。” 事情發生后,胡女士曾報警,警方認為孩子的傷勢未構成立案標準,不予立案,這意味著無法讓法醫鑒定孩子傷勢。因此,家長和幼兒園只能繼續協商,但一直無果。 胡女士介紹,剛開始時園方態度蠻好,后來對方說可能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疏忽,最后否認孩子的傷是老師造成的,稱除非家長能證明老師傷害了孩子,否則園方不會承擔責任。 網絡的“戰火” 網友看法不一,涉事夫婦隱私被“扒” 因雙方無法達成一致,家長與園方的矛盾持續“升級”。3月9日,胡女士到萬秀區教育局投訴涉事幼兒園。11日,胡女士在紅豆社區梧州論壇上發帖,講述他們為孩子維權無果的遭遇。 僅僅兩天,胡女士的帖子點擊率接近4000,回帖數量達130。在胡女士看來,有的帖子在聲援自己;有的回帖“不懷好意”,不但“扒”出了胡女士和丈夫的學歷、職稱、工作崗位,還稱夫婦倆“指鹿為馬,顛倒是非,造成教師之殤”。對此,胡女士一一回擊。 3月12日,萬秀區教育局在紅豆社區梧州論壇發布《關于梧州市小紅花幼兒園家長反映幼兒右耳后紅腫事件調查情況的通報》。 該份通報指出:萬秀教育局高度重視家長投訴,迅速成立調查組到小紅花幼兒園開展相關調查工作。工作人員對幼兒園的園長及該班的教師、保育員分別進行了談話了解,并調看了當天的監控視頻。目前,該事件正在調查了解中。 通報內容還提及,萬秀區教育局禁止任何形式的傷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行為發生。今后教育部門將繼續加大轄區范圍內幼兒園安全隱患的排查力度,對于涉嫌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將以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依法嚴肅查處一起,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教育部門發聲后,網上的爭論才告一段落。 委屈的幼兒園 稱“沒有做出違反師德行為” 3月12日下午,小紅花幼兒園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園長羅女士表示,7日當晚,幼兒園已開始進行自查工作。當晚22時左右,兩位副園長召集四名老師、保育員回校,深入了解孩子當日在園情況,四名老師、保育員均表示沒有做出違反師德的行為。 8日上午,羅女士再次與四名老師、保育員逐一面談,要求老師們認真回憶,各自寫一份詳細的情況說明,尤其要寫清楚小王在校情況。在園方提供的四份《情況說明》中,記者發現老師們均否認自己傷害了孩子,也表示工作中未發現其他老師有傷害孩子的舉動。 羅女士介紹,如果老師傷害了孩子,孩子會抗拒和害怕老師靠近,但是小王在當天離園時情緒穩定。此外,只有胡女士反映孩子有傷,其他家長均未反映同班孩子有傷。 羅女士表示,小紅花幼兒園辦學32年,曾多次獲得市級優秀民辦幼兒園稱號,而且目前幼兒園老師均持證上崗,師資隊伍穩定。“我也想知道孩子的傷到底哪兒來的。如果是老師造成的,幼兒園絕對不護短。”羅女士說,敢傷害孩子的老師會危及幼兒園的聲譽和生存,一旦發現老師違反師德,小紅花幼兒園一定會嚴肅、嚴格處理。 羅女士認為,事情發生后,園方多次與家長溝通,堅持以禮待人,但對方始終咬定老師傷了孩子,這令園方感到委屈和無奈。 目前,小王已退學,小紅花幼兒園退還了其學費。 缺位的視頻監控 教室該不該安裝監控引討論 直至3月15日,家長與園方仍未就事情如何解決達成一致意見。家長要求幼兒園拿出“老師沒傷孩子的證據”,幼兒園則讓家長提供“老師傷孩子的證據”。造成雙方對立的關鍵原因,是幼兒園里的監控視頻缺失了。 “小紅花幼兒園只在公共場所安裝有視頻監控,教室等重要的活動場所沒有監控。”胡女士質疑,監控視頻的不完善,可能會造成對老師行為監管的缺失。對此,小紅花幼兒園園長羅女士回應,園方之所以不在教室安裝監控視頻,是因為想要給教師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同時防止泄露幼兒隱私。即使通過技術化手段加強監管,也只是保障幼兒權益的輔助手段,她相信自己幼兒園的老師不會傷害孩子。 就“教室該不該安裝視頻監控”的問題,記者走訪市內幼兒園發現,能做到教室、寢室視頻監控全覆蓋的幼兒園很少。 受訪時,多名幼師表達了反對在教室內裝視頻監控的意見,他們認為,監控會令自己工作時壓力更大。此外,不少幼兒園也并不熱衷安裝監控視頻,河東一家幼兒園負責人就表示,法律法規沒規定幼兒園必須安裝監控。 梧州市教育局、萬秀區教育局多名工作人員受訪時卻認為,幼兒園應該做到視頻監控全覆蓋,全覆蓋的監控保護的對象不只是孩子,還有教職人員。 采訪中,胡女士表示,與幼兒園多次協商,令他們一家身心俱疲,只希望類似的事情不再發生在別的孩子身上。 記者手記 期待校園運營管理更透明 孩子們的身心傷害引發的新聞事件,哪怕出現的幾率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當下,梧州絕大多數幼兒園都有著規范、科學、完善的管理,能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讓家長放心托付。 然而,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梧州市的托幼、學前教育仍存在不少“短板”:辦學、管理、監管與保障之間存在縫隙,各方都應共同考慮提高各幼兒園的管理水平,同時,幼師師德水平和工資水平也需要提高。 在諸多“短板”中,視頻監控系統亟待普及。通過視頻監控,確保監控探頭全覆蓋,才能確保校園的運營管理更透明。這需要相關部門的頂層設計,也需要全社會群策群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