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蒙敏瑩 春天,萬物復蘇,眼下正是耕耘播種的好時機。近日,蒙山縣桐油坪工業園區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的光伏發電區內一片忙碌,二三十名村民腳踏雨靴,手拿小鋤頭,挑著水桶,穿梭在成片的太陽能電池板下,他們正忙著種下一株株鮮綠的苗木。 蒙山縣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項目是蒙山縣扶貧開發試點項目,也是2017年廣西納入年度建設規模的三個實施集中式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縣之一,用地面積約430畝,項目總投資1.65億元,其中光伏扶貧發電項目部分裝機容量1.6萬千瓦,投資1.28億元。該項目于2017年4月2日動工建設,計劃于2018年6月30日前實現并網發電。 該項目包括光伏發電區、生態農業區、休閑旅游區、服務配套區這四個板塊。如何將現代農業和光伏發電技術融為一體,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農光互補”新模式,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這就要在太陽能電池板與地面之間2米多的空間里做“文章”了。 “2017年年底,我們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簽訂中草藥材種植協議,在開展光伏發電區建設的同時,發展特色藥食同源中藥材生態種植及旅游觀光展示基地建設項目。”蒙山縣永昇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汪志剛表示,近日,第一批由廣西植物研究所提供的中藥材苗木,已經陸續種在了這片太陽能電池板下。 “我們計劃陸續種植牛大力、五指毛桃、黃花倒水蓮、白芨等藥食同源中藥材,這些都是具有較好經濟效益和較高觀賞價值并能進行深加工的植物?!蓖糁緞偙硎荆壳埃擁椖坑媱澫确N植50畝中藥材。隨著光伏發電區的建設,還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 接下來,該項目還將在光伏產業園建立一個集中藥材種植、科普示范、技術培訓和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生態農業及旅游觀光展示基地。把光伏發電與生態農業、旅游觀光有機融合在一起,讓來訪者既能觀賞美景、品嘗美食,又能體驗高科技、學習新技術。 項目建成后,地面上光伏扶貧電站平均年發電量約為1680萬度,年產值約1428萬元,旅游生態農業年產值約400萬元。與此同時,通過對中草藥的試驗種植,帶動更多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參與特色中藥材生態種植,讓他們獲取更多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