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梧州市漁業種質資源救護站建設項目勘查選址工作取得突破,經過市農委漁業和水產部門近一年的考察、踏勘,于日前初步完成宜建候選點的信息歸集,有望在今年推動項目前期工作實施。 據了解,2016年3月,市政府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簽訂《漁業科技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漁業種質資源救護、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和漁業科技示范等方面開展高層次合作,其中包括共建漁業種質救護站。項目建成后,將對珠江流域漁業種質資源救護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保持西江漁業資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提升流域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去年,根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文件要求,我市漁業種質資源救護站建設項目納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階段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內容,項目推進得到水利企業協助與配合。 據介紹,漁業種質資源救護站選址需綜合考慮水源、場地面積、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等因素。市漁業種質資源救護站主要參照同行業規模水產良種場建設,規劃面積約300畝,建成后每年可向珠江流域投放各原種魚苗5億~8億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