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萍 通訊員 蘇夢椿 鐘飛龍)3月4日,蒼梧縣嶺腳鎮表水村村民黎建秋看著自家網箱里魚兒活蹦亂跳爭食,黝黑的臉樂成一朵花。他告訴記者,2016年在阿群的擔保下,他貸款10萬元購置10個網箱,并入股村里的合作社,經過一年努力,成功脫貧。“如果沒有阿群的幫忙,我養不起這么多魚,也不可能這么快脫貧。”他說。 黎建秋口中的阿群名叫黎金群,是當地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發起人。黎金群早年在外地辦廠做生意,小有成就。2015年回鄉休養時,她看到不少鄉親在江邊養魚,但因缺乏資金和技術管理,始終無法擺脫貧窮。于是,她牽頭成立金瑞聯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通過個人注資、擔保貸款、接受小額信貸、接收產業扶貧資金等方式,整合資金500萬元,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模式,帶領村民組團養魚。去年,該村已有60戶貧困戶共137人脫貧,該村也實現整村脫貧。黎金群說,她只是盡己所能拉鄉親們一把,村里的農業產業發展了,基礎設施完善了,大家收入增加了,日子才會越過越好。 這是蒼梧縣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作用,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蒼梧縣制定和建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席會議制度和統戰工作室,形成統戰部門牽頭、各部門協作、公共服務中心主導、村(社區)具體負責的四級服務網絡,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提供政策、發展、配套等服務和培訓。目前,全縣共有新的社會階層人士50多人,大多是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他們在各自領域通過產業扶持、資金幫扶、提供技術和法律服務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和貧困村脫離貧困、發展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