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趙洋 通訊員 史秋蘭 3月20日晚,長洲區綜合警務大隊控制了兩名張貼違章小廣告的人員。據悉,這是近年來梧州市警方首次介入參與治理違章小廣告,引起了市民群眾的普遍關注。 張貼小廣告被抓現行 3月20日晚10時30分左右,在中銀大廈至恒祥花園居民小區,警方便衣人員當場控制了兩名正張貼小廣告的違章人員。 長洲區綜合警務大隊的民警陳玉飛介紹:“這一男一女貼的小廣告是紅底黑字的紙片,紙片正面是出售商鋪的廣告,背面有雙面膠,撕開雙面膠表面的貼紙,把廣告紙往墻面一壓,一張小廣告就印上墻了。” 從兩人身上,民警搜出了100多份各式各樣的小廣告。此后,城管部門工作人員到場處理后續事宜。 3月21日凌晨1時許,在執法人員的督促下,兩名違章人員到恒祥花園小區、大塘小區、大塘市場等,將自己貼上的違法小廣告全部清理完畢。據執法人員統計,兩人共張貼了63張小廣告,清理工作持續了2個多小時。 面對執法人員,兩人承認了未經許可亂貼小廣告的行為,卻拒不透露住所。兩人離開后,執法人員一路尾隨,最終確定了他們的住址——世紀新城居民小區旁的一家賓館。 3月21日早上,12名執法人員進入賓館,控制了6名專門違法張貼小廣告的人員,當場查獲尚未張貼的違章小廣告一批。 當日中午,梧州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長洲執法大隊對6名人員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并按照《梧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對相關人員處以1000元的頂格罰款。 亂貼行為緣何屢禁不止 3月21日中午,在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長洲執法大隊內,大塘街道辦事處主任覃春梅與執法人員一起嚴厲地批評教育了違法人員。 覃春梅對記者說:“違章小廣告令人深惡痛絕,大塘片區的居民深受其害。”在大塘片區內,城市“牛皮癬”無處不在,違法小廣告的內容五花八門,廣告紙更是五顏六色。 “清除噴在墻壁上的小廣告最麻煩,用涂料涂刷又容易形成二次污染。”覃春梅表示,近幾年出現的小廣告,形式更加多樣,治理也越來越難。 “貼小廣告的成本很低。”長洲區綜合警務大隊的民警陳玉飛告訴記者,據違法人員交代,每張貼100張違法小廣告,就能獲利70元,意味著一張小廣告,從制作到張貼上街頭,成本不超過1元。 清理一張違章小廣告的成本,卻不止1元。然而,清理的速度卻遠沒有張貼的速度快。覃春梅說:“街道辦曾花費800元,聘請兩名工人清理兩家商鋪卷閘門上的小廣告。干了一天,兩名工人都‘罷工’了,一是因為清理工作辛苦,二是清理效果不明顯。” 據統計,從3月初至今,大塘街道辦事處已花費5.3萬元清理小廣告,并出動“雙報到”單位人員2600人次,大家下班之后提著水桶,拿著小鏟子,一張一張地沿街清理小廣告。 實際上,梧州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對亂貼小廣告等行為的巡查力度及處罰力度不小。自3月1日至20日,支隊共調查處理37起亂貼小廣告的違章行為,共處罰款13700元,其中包括對曙光醫院、達利園公司、明康專科門診等非個人違章行為的處罰。 治理小廣告應疏堵結合 3月21日上午,警方控制6名違章人員的事情傳播開來后,就有網友在微信朋友圈中質疑:到底警方越權了沒有? 大塘派出所教導員楊天志也發現了這種質疑,他一遍遍向朋友們解釋:“長洲區綜合警務大隊可以處理交通違停、治安防控和整治違法張貼小廣告等行為。我們跟城管部門之間的分工是明確的,我們控制違章人員,城管部門進行調查和處罰。這不矛盾,警方沒有越權。” 梧州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長洲執法大隊副大隊長甘小錦介紹,城管人員無偵查權和限制人身自由權,看到亂貼現象后,除了罰款、責令自行清洗和給予批評教育外,城管部門暫時沒有其他措施,難以起到震懾作用。 此外,違法張貼小廣告之所以難禁絕,其根本原因在于市民與小廣告之間被扭曲的市場供求關系。 “市民們一方面對胡亂張貼小廣告現象深惡痛絕,另一方面又對‘疏通管道’、‘裝修裝潢’等廣告有一定的需求。”甘小錦介紹,違章小廣告容易張貼且張貼過程隱蔽,因此即使有關部門再下大力氣整治,這些小廣告依然如野草般難以根除。 “對于市民有市場需求的小廣告,可采取‘疏通’的方式對其進行有效引導。”甘小錦表示,為了規范合法小廣告的發布,相關部門正考慮設立一批社區便民服務牌或廣告欄,讓合法小廣告有“容身之所”。 采訪中,相關人員建議,要進一步完善、健全對小廣告的長效管理體制,對非法廣告要加大懲處力度,“僅靠公安、城管、環衛部門的力量來治理城市‘牛皮癬’,是遠遠不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