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一名60歲的農民患上破傷風,牙關緊閉,張口困難,全身抽搐,瀕臨死亡,經過蒼梧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兩個多月的全力救治,終于康復出院。3月19日,這位農民帶著家屬將一封感謝信送到外一科醫護人員手中。

護士為患者做康復訓練。 黃海梅 攝
鐘大爺兩周前在建房砌墻時不慎致右足外傷,當時他覺得傷口小,傷口里只有少許泥土且出血不多,認為沒有什么大礙,只是自行簡單用清水沖洗后,在傷口部位外敷中藥。12天后,鐘大爺出現張口、吞咽困難,牙關緊閉,頭暈。 1月12日,鐘大爺被送到蒼梧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醫生診斷為破傷風,需轉入外一科住院治療。入院后,醫生給鐘大爺徹底清理傷口,給予鎮靜、抗感染、使用破傷風抗毒素等對癥處理,并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當天晚上,鐘大爺出現昏迷、全身抽搐、呼吸困難、痰多且無力咳出,血氧飽和度很低,醫生立即予吸痰、氣管切開、鎮靜等處理后轉ICU治療。在ICU治療期間,鐘大爺的病情非常危重,ICU組織了該院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全力搶救。經過25天的精心治療,鐘大爺的生命體征相對平穩,轉回外一科繼續治療,直到出院。 對此,蒼梧縣人民醫院外一科主任岑琦波提醒,破傷風桿菌主要存在于泥土、人和動物糞便里,若傷口較深,污染嚴重,容易導致破傷風。也有少部分患者的傷口較小而隱蔽,加上感染破傷風桿菌到發病常有一周左右的潛伏期,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視而延誤診斷和治療,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當被銳器,比如針、鐵釘、竹簽、玻璃等不小心刺傷,或不慎受傷后,即使傷口較小,也不能忽視,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清洗傷口,注射破傷風疫苗等,積極預防破傷風的發生。 (黃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