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張先生因右側股骨頭壞死,在梧州市人民醫院骨科實施游離帶血管蒂腓骨瓣植入術,修復壞死股骨頭。近日,張先生回到市人民醫院復查,經醫生檢查評估,患者恢復良好,疼痛消失,不再出現跛行。 49歲的張先生有長期嗜酒史,去年出現右側髖部疼痛,站立及行走時明顯加重,在多家醫院求治癥狀無緩解,半年后發展到行走跛行,疼痛難忍,嚴重影響生活,后來到梧州市人民醫院骨科診治。 醫生檢查發現,患者右下肢關節無紅腫、無關節強直,患者平臥側外踝尖搭在另一側膝關節上,患髖疼痛加重,不能完成動作。DR和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右股骨頭壞死Ⅲ期。 骨科副主任醫師滕立初表示,張先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為Ⅲ期,現股骨頭尚未塌陷,如不及時處理,病情很快會發展到Ⅳ期,到時只能實施關節置換了。鑒于患者壞死的股骨頭未塌陷,可以實施保守治療,骨科專家為其實施游離帶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修復右股骨頭壞死手術治療,即截取患者自身的一小節腓骨,“種植”到壞死股骨頭內,通過吻合血管輸運營養,從而使壞死的股骨頭“重生”,達到保髖治療效果。 
醫生行顯微外科血管吻合術。滕立初 攝 滕立初介紹,股骨頭壞死是發病率較高的骨壞死疾病。對于Ⅲ期以下的股骨頭壞死,行股骨頭減壓,行帶血管蒂骨瓣植入術,可修復壞死股骨頭,股骨頭再血管化,外形恢復,防止股骨頭塌陷變形,能避免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可保留自身髖關節。 目前,游離腓骨移植修復股骨頭壞死是保髖治療效果公認最好的,供區腓骨切除一小段對患肢功能沒有影響,但是手術難度稍大,需要顯微外科的血管吻合技術,技術要求高。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人工關節存在一定的使用壽命,對于較為年輕的患者,接受置換關節后,將面臨日后人工關節重新翻修的問題。 滕立初提醒,長期酗酒會導致酒精性股骨頭壞死,因此市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酗酒。長期使用激素治病的患者也可能會發生股骨頭壞死,要經常鍛煉,多吃含鈣高的食物,飲食以清淡利于吸收為宜。市民若出現髖部關節等部位疼痛不適,應及早就診,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黃舒捷 聶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