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羅銀妮
4月5日清明節,不少市民來到珠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緬懷先烈、寄托哀思,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 當天上午,當記者來到珠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時,不少市民已自發來到這里,碑下方位置擺放著一圈市民敬獻的花圈和花束,其中不乏市民手工制作的白紙花。紀念碑莊嚴肅穆,銘刻了血與火的記憶,記錄了浴血奮戰的革命歲月,簇擁碑前的花圈和花束昭示著人們不會忘記歷史。在此期間,記者看到陸續有老人、學生或家長攜孩子到達現場,或輕輕獻上一束菊花,或肅立鞠躬,緬懷感恩先烈。 市民岳迪和愛人帶著還在第三實驗小學讀四年級的女兒陳岳朗寧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來,拿著你手里的花,獻到紀念碑那里。”聽到媽媽岳迪的吩咐,女兒用稚嫩的雙手將花輕輕放在碑前,并跟著媽媽深深鞠躬表達敬意。看著高高矗立的烈士紀念碑,岳迪回憶起了當年學校組織學生自制折紙花、在珠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唱《烈士墓前》的場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對祭奠烈士有了更深的感悟,多年來清明節祭奠先烈的習慣延續了下來。如今,每到清明節,岳迪總會和愛人帶著女兒為革命烈士們獻花,并將其列為家庭的清明傳統活動。 “媽媽,為什么要來這獻花呢?”年紀尚小的女兒發問。隨后,岳迪給女兒講起了一批批仁人志士在革命戰爭時代、國家發展建設時期,為祖國、家鄉作出積極貢獻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事跡。“如今的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他們,你要保持感恩之心,好好學習,知道嗎?”聽到媽媽的教誨,女兒點了點頭。岳迪告訴記者,帶孩子來瞻仰烈士碑,是希望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加深對清明節氣和節日的認識,將拜祭先人、緬懷烈士的意識深植在心,銘記革命烈士的無私奉獻,感恩和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讓孩子感受一場特別的教育。 “革命先烈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的精神會激勵鼓舞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岳迪說完,又唱起了《烈士墓前》,為烈士們送去最深刻的緬懷,感恩現在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