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朱芳勇 從退伍軍人到基層干部再到玉雕愛好者,李興有幾個不同的身份,而最讓他“沉迷”的,是玉雕這一行。玉不琢,不成器。經過多年奮斗打拼的李興,也像一塊優質的玉石經過精工雕刻一樣,在歲月里綻放光彩。 近日,在龍圩區祥龍路的雅石珠寶創意有限公司內,檀香繚繞、古色古香,李興正在聚精會神地雕刻一只“玉蟬”,工作室里不時傳來玉雕工具發出的“滋滋”的聲音。“其實我并沒有畫畫的功底,關于玉雕的知識和技能都是從零學起。”李興說。 1999年,李興從部隊退伍回到家鄉,就職于蒼梧縣人和城鎮建設站,2000年到私人玉雕公司從事雕刻工作,2004年開始自主創業,從事玉石雕刻。2016年,他成立了梧州市雅石珠寶創意有限公司。 工藝師在制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精心設計、反復琢磨,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藝品,稱為玉雕。如今,剛步入不惑之年的李興,對于原石的選擇和設計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 “這些是我從外面淘回來的籽料,像這塊籽料,根據它的天然造型,我準備將它雕刻成一只鼻煙壺。”李興拿著一個雞蛋大小有黑色條紋的原石對記者說。 雖然時至今日李興的玉雕工藝漸入佳境,但創業之初的艱辛,每每想起還是令他頗為感慨。 李興說,創業之初由于資金緊張,他只能一點一點入手原石,因為經驗不足,屢次被騙。這么多年來,是顧客的認可堅定了他的信心。有的顧客在雕刻過程中就給了訂金,有的顧客喜歡他雕刻的東西,總會不定期過來淘幾件成品回去。 李興坦言,這么多年,每逢遇到技術上的難題時,他都感到很迷惘,必須花上大量時間和精力自我學習才能攻克難題。 2015年年底,為了滿足銷售需求,李興購買了新設備數控機,嘗試在電腦上做好設計通過機器完成雕件,再加以人工修飾。“在熟練操控機器前,我也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嘗試。”李興說。 李興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投入到雕刻玉石的工作中。他說,白天的時間里,自己需要兼顧公司經營的諸多事務,心里雜念太多,沒有辦法全身心投入手工雕刻。“一旦拿起一塊玉石開始雕刻,往往就沒有時間觀念,我很享受這種忘我的工作狀態。” 在李興的作品里,一塊塔青被設計成兩種造型,橫看像一把精致的梳子,縱看則是一襲領子繡著梅花的旗袍,“這是突然產生的設計靈感。”李興說。 如今,李興堅持走私人定制的路線,根據顧客的要求雕刻出顧客想要的效果。他認為,每一件玉雕作品都有自己的特點,他要做的就是給優質的原石錦上添花,讓它在眾多同類作品中展現不一樣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