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梧州市婦幼保健院主辦的“國家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項目的康復訓練”活動在院內的兒童康復科舉行。40名腦癱、智障兒童在梧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與醫務人員、患兒家長一起開展社會融入活動,包括舉行兒童中醫保健知識培訓、爬行比賽、“貼鼻子”認知游戲、投籃游戲、走平衡木游戲等一系列感覺統合游園活動。 據兒童保健康復科主治醫師黃艷莉介紹,為了加強殘疾人康復工作,普遍滿足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需求,梧州市婦幼保健院作為十三五期間承擔“國家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項目的康復訓練”的定點機構,每年在市殘聯等部門的指導下,到三縣一市進行0-6歲貧困殘疾兒童篩查,對符合條件的患兒進行康復幫扶。7年來,該院共對200多名的腦癱、智障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提供融按摩、作業治療、運動治療、針灸理療、心理輔導等為一體的安全、可靠的綜合性康復治療,以及進行一對一、集體進行認知、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訓練,同時還舉辦家長培訓課堂,進入患兒家庭進行家庭訓練指導,定期開展一系列的社會融入活動,讓患兒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為患兒的身心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如今,大多數經過訓練的小孩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兒童康復訓練總有效率90%,身體機能大大好轉,基本能夠聽懂簡單指令,甚至能進行簡單的運動。 黃艷莉提醒,對于腦發育不全或者大腦發育遲緩的患兒,最佳干預時期是在嬰兒三個月之前,市婦幼保健院在為出生后42天嬰兒或三個月嬰兒進行體檢時,一旦發現有行為異常的孩子,就及時提示家長為孩子進行評定,如果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發現有運動,語言,智力發育落后,感統失調等問題,應及時到專業機構進行評估和干預治療,特別是6歲以下的貧困患兒家庭,可到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科咨詢國家幫扶政策,避免因經濟困難而錯過康復的機會。(韋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