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曉雯 通訊員 鐘偉雄)據市衛生計生委統計,今年前三個月全市手足口病病例同比下降85%,疫情處于低流行狀態。但根據預測,今年是手足口病的“大流行年”,專家提醒市民提高警惕,注意個人衛生。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唾液等或被其污染的物品、環境而感染。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以及手、足、臀等部位皮膚出疹為主要特征。發病人群以五歲及以下兒童為主,重癥、死亡主要集中在三歲以下兒童。 市衛生計生委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全市手足口病共123例,比去年同期下降85.04%;重癥病人6例,也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據分析,一季度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程度低,與我市加強防控工作有關,但也緣于未到發病高峰期。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根據既往的流行規律和季節性特征,4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發病高峰期,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人群密集,易發生聚集性疫情或局部暴發疫情。雖然我市一季度手足口病處于低流行狀態,但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自治區疾控中心預測,今年可能是廣西手足口病的“大流行年”。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按照預測,今年的手足口病以EV71病毒為主,這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主要病毒,而接種EV71疫苗是預防的關鍵。此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也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具體包括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后、處理嘔吐物或更換尿布后要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絹或紙巾遮住口鼻;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避免與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擁抱等密切接觸;對兒童常接觸的玩具、家具等進行清潔和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