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吳艷虹 通訊員 覃月健)廣西梧州蒼海國家濕地公園是2015年批準建設的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單位,是梧州市首個試點建設的國家級濕地公園,規劃建設期為2016-2022年。該試點建設項目是蒼海新區繼梧州園博園、蒼海公園后,梧州市第一個以生態濕地為主題的國家級濕地公園。目前,濕地公園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廣西梧州蒼海國家濕地公園范圍以蒼海湖為主體,包括下小河、石獅河、環城水系河道與賽塘水庫,以及下小河子村和賽塘水庫周邊第一重山脊線內所含山體,總面積722.84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445.54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61.64%。分為河流濕地、人工濕地兩大類,由永久性河流濕地、洪泛平原濕地和庫塘濕地三個濕地型組成,具有完整的“庫塘-河湖”復合濕地生態系統和濕地生物多樣性特點,是華南地區重要的內陸濕地及候鳥停歇地和越冬地之一。 據梧州市蒼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實施了蒼海濕地湖岸保護修復工程、動植物棲息地保護圍閉工程、環城水系河道保護修復工程、恩義橋下游河道水毀修復工程、蒼海公園提質改造工程、界碑界樁、廢棄物清理、濕地公園生態建設項目等濕地生態保護項目,已完成下小河水毀河道護坡的修復,完成整治河道總長1115.5米,環城水系項目完成土方開挖3.3萬立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及視頻監控系統,并恢復種植喬木、灌木等。此外,位于管理服務區(蒼海游客中心一樓)的濕地科普展示廳已于上月底建成并免費對游客開放。 據悉,2018年,廣西梧州蒼海國家濕地公園先后被評為梧州市和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