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9 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我市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詢問。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謝凌云主持會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黎永益、李桂珍、徐遠洲、蘇建中、程權、葉劍強,秘書長陽永煊等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出席會議; 副市長盧新華,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市人大各專委和常委會各工委、辦公室、研究室負責人,部分市人大代表參加會議;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并應詢。 
7月29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聯組會議,就我市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工作進行專題詢問。
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解決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蒙土金 今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決勝之年,農村飲水安全直接關系著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活,也影響到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完成。目前我市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情況到底如何?農村與廣大農民滿意度怎么樣? 應詢人:市扶貧辦主任覃映霞 一是打好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殲滅戰,緊緊圍繞脫貧摘帽“有安全飲水”目標任務,全面解決我市貧困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二是加強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管理,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清單式管理,并采取倒計時的工作方式進行建設進度管理。三是加強對工程項目和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加快資金支付進度,確保項目建設資金及時發揮效益。四是建立健全飲水工程維護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農村飲水安全的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供水單位的運行管理“三個責任”,健全完善縣級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機構、運行管理辦法和運行管理經費等運行管理“三項制度”,確保農村飲水工程良性運行。通過工作開展,2019年我市完成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建設99處(即“飲水安全戰役”目標任務),投資4531萬元。根據國家扶貧開發系統信息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梧州已無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來源85%為自來水,14%為引用山泉水,1%為打井)。 積極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張藝 根據我們調研了解,農村飲水工程的建設和管理還存在很多問題,有些工程進展不理想。那么請問:全市1107項項目,投資9.35億,到目前為止有多少項投入使用正常發揮效益?有多少項沒有正常發揮效益,有什么具體應對措施? 應詢人:市水利局局長潘一清 目前全市正常投入運行使用的集中式農村飲水項目為674處,非正常運行項目共116處,其中蒼梧縣38處,岑溪市31處,藤縣14處,萬秀區1處,長洲區4處,龍圩區28處。 針對部分項目沒有正常發揮效用的問題,我局計劃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一、強化落實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供水單位的運行管理責任“三個責任”;落實縣級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機構、運行管理辦法和運行管理經費“三項制度”。 二、強化水利行業部門項目運行管理的監管措施。 三、成立專項工作組,針對不能正常運行項目再次深入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對應的問題清單,對各個項目及所在村屯飲水安全現狀作出綜合評估,采取強有力措施進行整改和鞏固提升。 四、對群眾明確不需要的項目,在其當地群眾自行解決用水問題且水質水量滿足相關要求的情況下,及時組織當地鎮政府、村委完善相關移交手續,列為備用水源項目。 五、以鄉鎮水廠、規模化萬人工程項目以及水資源豐富的水源地為依托,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要求,積極籌備推動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全面提高農村地區供水能力、提高居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及環境的改善。 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建設運營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羽國強 我市仍有很多行政村未能實現集中供水。這些村大多地處邊遠山區,工程建設難度較大,資金投入要求較多。請問對未實施飲水安全工程的村,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在項目和資金支持上如何統籌安排?有沒有因地制宜地加以解決的措施? 應詢人: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杜誠 “十四五”期間我市規劃建設農村供水保障項目288個(新建工程數125個,改造和改擴建工程數163個),工程計劃總投資186161萬元,擬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221.2萬人(其中新增人口38.9萬人)。項目包括新建和改擴建萬人規模化供水工程41個、城鄉一體化規模化供水工程6個,新建和改擴建千人及千人以下小型供水工程241個。 由于地方財力有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中央預算內和地方配套(包含自治區、市縣配套)。 一、可采取財政貼息等優惠措施,千方百計籌集金融貸款,拓寬投融資渠道,廣泛吸引各類社會資金投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籌工程建設資金。 二、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合理安排地方專項債券,規范和暢通項目融資渠道,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工程建設運營等措施,保障工程建設資金需求。 三、做好項目的包裝和前期工作,爭取上級補助資金開展項目建設。 強化分級監管提高管理水平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海清 一些地方飲水工程項目是建起來了,但管理體制總體沒有建立起來,縣里說交給了鄉鎮,鎮里說交給了村,村里又說靠收點水費根本無法保證工程的有效運轉,水費收多了農民不愿用,一旦管線機械出現問題只能停止運轉。那么,請問:目前我市農村飲水工程管理體制建立總體情況如何?又怎么破解目前這種互相推諉的狀況? 應詢人:市水利局局長潘一清 一、加大運行管理維護資金落實。 二、嚴格落實現行的運行管理體制,及時辦理移交手續。 三、建議將飲水安全工作列入屬地黨政領導干部績效考評內容,合理制定工作獎勵機制,提升管護實效。 關于如何解決責任互相推諉的情況,一是推廣通過制定地方性管理條例或制度等方式進一步加強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建后管理工作,提高基層干部責任意識、工作積極性。二是由縣級水利部門牽頭負責,部門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帶領業務骨干分片包干,對轄區內所有鄉鎮指導落實好各村“簽協議、收水費”工作,確保有用水需求的群眾有水用,管道、設備損壞有人修。 除此以外,我市已建立并推廣的項目管護模式主要有:村民委員會主導型、用水協會主導型、購買社會服務型。 下一步,市水利部門將持續落實完善工程管護體制機制,強化分級監管,同時加強培訓指導力度,全力提高全市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水平,破解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困局。 水費專戶儲存專款專用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蒙澤江 目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央和自治區已有專項資金安排。但是項目建成后,工程運行維護的資金,有些地方財政有安排,有些地方沒有,總的來說即使有也是不足的。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護資金管理上我市是如何統籌安排的?財政預算上有什么制度上的設計? 應詢人:市財政局局長覃震西 據了解,2020年我市大部分縣(市、區)財政通過財政預算安排、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安排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縣級配套資金,其中:蒼梧縣82.8萬元,藤縣100萬元,岑溪市5萬元,蒙山縣8萬元。 財政預算制度設計如下: 一是要求縣(市、區)健全完善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機構、管理辦法和運行管理經費“三項制度”,確保農村飲水工程有機構和人員管理、有政策支持、有經費保障。 二是明確統籌做好維護經費的管理。 三是明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護經費來源。 四是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運行維護經費的管理,由管護主體加強對水費的征收,按照“收支兩條線”上交財政部門,并將水費納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基金,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年終決算,結轉使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截留、挪用。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級管理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陳景文 我市城市供水非常重視水源地保護區的保護工作,但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水源地保護一直是一個弱項,基本沒有在制度上作出安排。那么,我市農村水源地的選擇與劃定如何確保科學合理?對實際已經存在的農村飲水水源地如何實施有效的保護與監管? 應詢人: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封雷 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對應的農村人飲工程或農村連片供水工程主要由水利部門統籌推進建設;現用、備用和規劃用飲用水水源地選點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要求,在綜合考慮自然稟賦、地形地貌、用水需求、污染源分布、技術經濟條件、擬選水源的水量水質等因素后,組織農業、發改、生態環境、住建、林業、衛生等有關部門,經科學論證后確定的。 劃定水源保護區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要求,對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原則上實行封閉式管理(包括禁止釣魚游泳等人類活動、建設隔離防護工程、設置保護區標志牌以及拆除一切與保護水源和供水無關的建設項目),對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實行控制式管理(包括不允許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房地產、工業企業等建設項目,已建的要拆除)。今年,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的統一部署,將重點完成萬人千噸農村水源地(即供水服務人口達萬人和(或)取水規模達千噸的萬人千噸級別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推進其中5個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 路網工程同步建設供水管網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黃聯文 我市近年來推動了一批城鄉一體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如長洲區三龍、平浪、竹灣村,但長洲島上的長地、寺沖、正陽村至今還是直抽河水或者打井供水。請問:長洲島上何時能跟城里人一樣喝上安全、干凈的自來水?有什么計劃? 應詢人:市城市管理監督局局長陳紹霖 為了解決好長洲島上的長地、寺沖、正陽村的自來水供水問題,一是建議加快長洲島整體開發,由梧州粵海江河水務公司積極配合建設相關的市政供水管網,通過已建成的四條過江主供水管,接通三龍水廠,充分利用現有的水廠、過江管等供水資源為島上長地、寺沖、正陽村等片區供水。二是對于長洲島規劃的城市建成區,我局將協調梧州粵海江河水務公司按特許經營協議,采取多種渠道集資模式,在城投集團建設路網時同步建設城市供水管網。三是抓住棚改機遇,解決棚改村民飲水問題。四是我局將加強與長洲區政府溝通,協調發展改革、財政、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解決資金難題,盡快啟動農村飲用水改造。最終實現“一戶一表、服務到終端”,讓長洲島的人民能跟城里人一樣喝上安全、干凈的自來水。 排查整治學校飲用水設施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溫倫 我市農村中小學學校飲用水安全問題比較突出,部分學校供水設施落后、供水能力不足、用水質量不合格、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請問:我市對農村中小學學校飲用水安全問題的解決短期內有什么可行的措施?長期規劃上又有什么規劃安排? 應詢人:市教育局局長覃頌 關于短期可行措施有以下兩方面: 一、針對用水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建議由市教育局聯合地方政府共同牽頭,落實地方疾控中心或質量檢測部門責任,每年免費為農村中小學學校開展一次水質量檢測,確保水質量合格。 二、針對飲用水設施落后、供水能力不足等問題,建議由市教育局聯合地方政府共同牽頭,組織地方多部門對農村中小學學校現存飲用水設施情況進行一次大排查、大整治。 關于長期規劃安排的問題: 一、建議梧州市各級政府加大財政投入,為改善農村中小學學校飲用水安全問題提供強有力保障。 二、市教育局將聯合發改部門加強監督,定期發布確保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實施情況,對未履行職責的部門和單位提出批評建議,要求限期整改。 農村飲用水水質逐步提升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邱家云 我市農村飲水的水質普遍堪憂,農村小自來水廠普遍沒有配備和使用必要的水質檢驗儀器,沒有專業檢驗人員對水質進行日常檢驗,沒有水質監測跟蹤記錄,請市衛生健康委介紹一下我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現狀,并就存在問題提出日后整改措施。 應詢人:市衛生健康委主任李傳杰 從近年監測結果可見,我市2020年上半年農村飲用水合格率與2019年同比提高14.22個百分點,農村飲用水水質逐步提升。但也要看到,農村飲用水未得到有效凈化、消毒,致使微生物等指標仍然超標,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計劃實施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將農村飲水、城市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建立長效的農村飲水水質衛生監測網絡和工作機制,擴大監測網絡覆蓋面,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農村飲水水質衛生狀況。 二是加快完善區域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建設,加強人員培訓,加快配備水質檢測、消毒設施等儀器設備,強化對供水單位的監督檢查。 三是加大對疾控機構在人力、財力、檢測能力方面的投入,提高疾控機構開展農村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的能力,以更好地滿足對農村生活飲用水全面監測的需要。 四是加強對農村地區飲水安全方面的衛生宣傳教育工作,特別是對學校等集體單位,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健康素養水平。 我市水環境質量排名全國前十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莫小光 我們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別組織開展和協助自治區人大開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執法檢查中發現,梧州轄區江面網箱養魚的管理有失控的苗頭,會對沿江城鄉飲水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請問:對我們的執法檢查提出的意見建議整改措施有哪些,成效如何? 應詢人: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保緒 一、2019年,先后出臺市縣兩級漁業《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劃定了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域,為依法治理和科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強化執法整治,先后清理了飲用水保護區內網箱十多萬平方米,并常態化執法,杜絕違規新建或反彈。 三、督促指導各縣(市、區)制定水域灘涂養殖發證方案,目前蒼梧、藤縣等已經啟動了養殖發證登記工作。 四、引導網箱養殖轉型升級。探索推廣陸基養殖和大水面凈水漁業,減少江河網箱養殖污染壓力。 下一步,加快督促對在養殖區且符合養殖規范的網箱進行養殖證發放工作。加強做好宣傳工作,在水源保護區內顯眼地方,設立顯著、鮮明的警示牌。加強巡查執法,加強合作,聯合開展對違法違規養殖網箱的打擊,鞏固成果,杜絕反彈。創新養殖方式方法,減少對江河的依賴。 補充應詢人: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封雷 2019年我市水環境質量在全國333個地市中排名第九,2020年1月~6月我市水環境質量在全國333個地市中排名第八。 科學營林保護水資源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梁杰森 大家都知道,森林和植被具有涵養水源的作用。近十來年,我市各地大量種植速生桉,很多人擔心對水源的保護有破壞作用。那么,請問:我市目前對速生桉的種植規劃有什么調整和具體的對應措施? 應詢人:市林業局局長周炎坤 自治區人大頒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我市嚴格按《條例》規定執行,明確規定不得在以下區域種植桉樹:基本農田;自治區級以上公益林區、自然保護區、江河源頭、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地;高速公路、鐵路兩旁和主要河流兩岸200米范圍內可視第一面坡、水庫倒水第一面坡。同時,明確在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城鎮村屯“四旁”原則上不種植以商品性采伐利用為目的的桉樹林,林業重點生態工程不得安排種植短輪伐期桉樹林。在日常管理中,我們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市林業局在造林項目作業設計審批時進行嚴格把關,凡種植樹種不符合要求的不予以審批。 二、積極實施森林景觀改造項目,因地制宜種植開花樹種、彩葉樹種,實現對現有的桉樹純林進行改造。 三、大力推廣免煉山、保留原生植被、混交造林帶等科學營林技術,保護生物多樣性。 建設小型供水設施有政策支持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趙春寶 一些邊遠山區,農戶居住比較分散,沒有自來水供應,一些農民就想抱團合作籌資建小型的供水設施,那么,請問:國家和地方政府有什么政策和資金補貼來支持他們? 應詢人:市財政局局長覃震西 一、可以通過爭取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獲得支持。 二、通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給予支持。對屬于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沒有達到以下標準飲水安全標準的貧困戶: (一)取水時間不超過20分鐘,折算距離就是水平800米垂直80米; (二)水量不低于每人每天35L,年供水保證率90%; (三)無明顯雜質、異色異味,或常年飲用無不良反應。 可以享受國家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有關政策。實施的飲水工程項目建設都可以通過財政飲水工程鞏固提升項目資金的支持。 規模養殖場基本實現糞污綜合利用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張俊祺 據了解,一些地方農村生活污水和一些養殖戶的生產污水仍然存在直排的問題,已經直接影響到當地飲用水水源。請問:我市對規模的養殖戶以及企業的生產污水排放,我們有什么具體要求?采取了那些措施? 應詢人: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保緒 目前全市共157個畜禽規模養殖場,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3.4%,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為98.7%,大型規模養殖場達100%,全市規模養殖場(戶)基本實現糞污綜合利用零排放。 我們主要采取四個方面工作措施加強管理: 一、嚴格執行畜禽規模養殖禁養區規定。 二、有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三、加快養殖業的轉型升級。 四、推廣“微生物+”生態養殖模式。 下一步,一要加快岑溪市及藤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的實施,全面提高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二要進一步完善養殖設施建設,開展改造升級,全面解決養殖糞污的資源化問題。三要規范新建規模養殖場管理,新建養殖場糞污處理利用設施配套,實現糞污零排放。 水源保護區設置礦產禁采區 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健雄 礦產資源的開發和管理直接關系到農村飲水安全,請問:我市礦產管理部門如何加強礦產開發管理,以確保農村飲水的安全? 應詢人: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伍瑜 為保證農村飲水的安全,我市在礦產開發和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在編制礦產資源規劃過程中,保證礦產資源開采規劃區設置避開對農村飲水源造成影響的區域,同時,在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中,對水源保護區設置了禁采區。 二、在采礦權設立選址階段,我局全面審核擬設采礦權是否符合環保要求,是否會對農村飲水安全產生影響,同時,礦山開采必須經過環評和落實有環保措施,確保礦山開采不會對農村飲水安全有影響。 三、在礦產資源開發階段,我局積極配合水利、生態環境部門加強監管,確保礦山開采廢水排放符合環保要求。 四、對資源已開發完畢的礦山,我局實施礦山生態修復,確保農村飲水源安全。
來源: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