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黃燁玲 作為貧困村“第一書記”,他懷著為民謀發展的赤子之心,無怨無悔地投身于扶貧事業;作為市總工會的一名干部,在開展“創城”工作時,他積極組織工人力量,或參與交通勸導,或進社區開展志愿行動。他就是市總工會宣教網絡部部長宋君林。 在梧州“創城”期間,宋君林積極參與“我為城市建設出份力”文明交通勸導活動,協調安排24個責任單位,發動組織志愿者近6000多人次,到值勤交通路口進行文明交通勸導,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 為配合社區做好“創城”工作,宋君林還組織黨員職工進社區開展志愿活動,打掃衛生、講黨課,形式豐富,內容充實。2018年8月,宋君林在進社區開展志愿活動時了解到,金葉社區有一對中年夫妻,丈夫患有先天性地中海貧血癥,難以找到工作,因為經常需要治療花費了不少積蓄,只能靠妻子微薄的收入勉強度日。宋君林知道后,積極幫忙牽線搭橋,通過人社部門和市總工,幫這位丈夫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使這個家庭的生活得到明顯改觀。 2019年7月,宋君林到岑溪市大隆鎮那蓬村任黨組織第一書記。那蓬村有24個村民小組、近3800人,其中有貧困戶89戶365人。 為了摸清情況,宋君林先是在百度地圖上“找準”24個組的方位,還在駐村日記本上畫草圖,標明89戶貧困戶的住宅位置,以及家庭、收入等信息,然后逐戶進行了解。 對村情民意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宋君林開始為那蓬村及村民的發展謀出路。為了改善那蓬村的村容村貌,宋君林上農戶家拉家常聽民聲,征求村民的意見。宋君林從村民口中得知,那蓬村半沖至飛鳳小組2.5公里原本是一條羊腸小道,要拓寬和硬化該路段預計需要資金20萬元。資金誰能出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村委和村民。于是,宋君林一方面召開修路村民會議,一方面積極爭取資金。最終在熱心人士的幫助下,道路拓寬和硬化施工順利完成。 宋君林總說:“‘創城’工作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每個人都應該有參與感,讓群眾有獲得感、幸福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