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情況 專項督察反饋“梧州市對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不重視、不作為,富民水廠、北山水廠遷建及取水點上移工程提出十年仍無實質性進展。2013年以來,針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整治工作,全市年年開會研究,年年制訂方案,但年年收效甚微,年年形勢嚴峻。2016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指出問題后,梧州市僅針對督察指出的9個排污口制訂整改方案,對其他問題視而不見;而且在9個排污口沒有整改到位的情況下,就公示銷號,敷衍了事。截至2018年6月,在富民水廠水源地保護區內還存在廢水直排口、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物倉庫、各類碼頭和大量‘散亂污’企業,環境風險十分突出。現場督察時,一級保護區內一排污口正在排放廢水,排放量近1000噸/日,經取樣監測,化學需氧量濃度達120毫克/升,pH 值2.82,屬強酸性廢水。督察組指出問題后,當地不但不真整改,而且肆無忌憚地弄虛作假,采用茅草遮掩排污口,并將排污口廢水通過暗管另地直排一級保護區,性質十分惡劣”。 二、責任單位 梧州市委、市政府。 三、整改情況 (一)加快推進北山水廠、富民水廠取水點上移工程建設。北山、富民水廠取水點上移工程是將北山水廠、富民水廠原取水點合并上移至旺村水利樞紐上游2.2公里處的新取水點(旺村),引原水至富民、北山水廠,建設主要內容為新建原水取水泵站一座,一期供水量15.0萬立方/天,DN1600原水輸水管6970米,DN1400原水輸水管(雙管)5684米,DN1000原水輸水管10280米,并對現北山水廠泵房進行改造升級。截至2020年12月30日,輸水管道已接通并實現在新取水口階段性取水目標;2020年12月31日,新取水點所在的旺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獲得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 (二)推進實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問題整改。2018年5月18日印發《梧州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梧政辦發〔2018〕80號),各縣(市、區)以該方案為基礎制定每個水源地的專項整治方案,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市、縣兩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力推進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2018年市區完成國家考核的50個水源地環境問題和自查自糾發現的18個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拆除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筑、臨時建筑28處,整治砂場碼頭22個,搬遷拆除養殖網箱約6.89萬平方米,實施水源保護區17個排污口整治,完成2處農村生活面源污水收集處理,完成2條國道4段及5座橋梁穿越保護區應急防護工程建設,清除岸坡農作物12萬平方米;市第一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由5萬立方米/日提升到10萬立方米/日,塘源水廠過江管網于2018年12月底完成通水,2019年3月取消塘源水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2019年繼續開展市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督查,大力推進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共拆除水源保護區內碼頭4座;取締關閉工業企業4家;整治水源保護區內3個排污口;收集10577戶居民生活污水,配套建設污水處理站3個;退耕農作物種植654.97畝,清理網箱養殖1.77畝,取締關閉禽畜養殖55戶;完成2條公路及4座橋梁穿越水源保護區應急防護工程建設,配套建設導流管(槽)265米,事故應急池6個,橋面(路面)收集長度1408米,新設置標識標牌、地理界標97個,新建保護區隔離設施圍網3600米。2019年年底前全面完成26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 (三)開展保護區內“散亂污”企業整治。按照梧州市2018年違法違規“散亂污”企業集中整治方案要求,對列入整治清單的保護區內17家“散亂污”企業,以勸離、拆除等方式完成整治工作。同時,市生態環境局持續加強水源保護區的巡查檢查,對新增發現的“散亂污”企業,由市整改辦下發督辦單,督促轄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開展整治工作,有效地防止保護區內“散亂污”問題的死灰復燃,保障我市飲用水安全。 (四)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各項工作。2018年,對川梧化工經營部未經轄區原安監部門同意擅自在桂江邊的水源保護區內租用倉庫、儲存危險化學品的行為進行處罰,現場危險化學品已全部清理完畢。2019年,檢查危險化學品企業44家(次);2020年,對34家(次)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10家加油站、3家醫藥生產企業進行執法檢查。 此外,應急管理部門結合“強監管嚴執法年”、非法違法“小化工”專項整治等行動,組建安全生產專家組,對危險化學品、化工、制藥開展“會診式”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通過專項資金建設危險化學品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擴大連網范圍和覆蓋面。現已完成1個重點監管工藝、88個監測點位和29路視頻監控的接入,并順利對接國家應急管理部平臺,實現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聯網監測。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知識講座、重大危險源企業安全生產應急演練等活動,對企業主要負責人進行警示教育,切實增強全市應急管理和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 (五)完成直排口截污整治工作。2018年7月制定金榮砼業對出直排口整治方案,采用對該直排口附近原香山醬料廠一體化處理設施進行改造擴容的方式,把污水截流到一體化處理設施處理后尾水排入市第一污水處理廠。對梧州學院對出直排口,通過新建管道及一體化提升泵站將污水導引入市政管網,最后進入第一污水處理廠處理。 (六)完成市第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于2018年建設,2019年2月建成并投入運行,改造后的污水處理系統采用占地面積小、效率高的膜生物反應器(MBR)處理污水,處理能力由原來的5萬立方米/日提升至10萬立方米/日,污水排放標準也由原來的一級B標準提升為一級A標準,有效提高全市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 (七)加大生態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力度。2018年6月以來,針對飲用水水源地有關問題,對6家單位12名有關負責人進行問責,政務記過6人、政務警告2人、誡勉2人、批評教育2人。 公示期5個工作日,監督電話:0774-3861152。 梧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2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