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吳艷虹/文
????六年前,蒼梧縣嶺腳鎮表水村內的路還是石子路,下起雨來就連摩托車也走不了,里面的產品運不出去,外面的人也進不來,極大地制約了村里經濟的發展。如今,表水村大部分自然村已經通了水泥硬化路,經濟發展提速了,但村民卻又面臨另一個難題:落后的水利設施導致灌溉跟不上,許多農田因此荒廢。
????嶺腳鎮表水村離鎮政府29公里,東與梧州市長洲區龍華大隊毗鄰,南與藤縣赤水深港碼頭隔江相望。6月23日,記者來到位于西江畔的嶺腳鎮表水村,一條平整、潔凈、寬闊的水泥路從村口蜿蜒而入。進村的路上,“山綠、水清、村美—美麗嶺腳·清潔鄉村”的宣傳標語醒目地佇立在路兩旁,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個水泥筑成的垃圾焚化爐。
????“以前村里大大小小的路都是石子路,凹凸不平,走起來也顛簸,晴好天氣時,村民們一般用農夫車來運輸砂糖橘、木材等農產品。但最怕下雨天,車肯定走不了,村民只得把少量貨物搭在車上,兩個人從后面推著走。”表水村黨支部書記嚴少財說。
????據悉,表水村有12個自然村共20個村民小組,表水村村口至雙豐村道路長7.5公里,路面硬化的費用共需120多萬元。2010年開始,得益于國家政策給予資金扶持,村里開始硬化道路,但由于多年來村里經濟發展受限,資金有限,只能每年鋪路1.5公里。得知這些情況,村里的“同鄉會”成員紛紛慷慨集資,幾年來共籌集了40萬元。
????經過多方努力,如今表水村已有16個自然村通了水泥路,但村民卻陷入了另一個困境,因水利設施落后,灌溉不到位,農田嚴重荒廢。整個村水田面積約有1300畝,三和村至表水村的農田有4.5公里距離,原有的水利渠簡陋、易壞,維修困難,村民維修能力有限,農田收到灌溉的水長期不足,致使荒廢的農田達到950畝。
????“這一帶種植的都是水稻,以前為了灌溉,村民們筑起了水壩,但由于缺乏技術,水壩崩塌后也不懂維修,至今已經有20年了。目前只剩下靠近河邊的農田可以從河邊抽水灌溉。”嚴少財說,村委將繼續向上級部門申請,希望能爭取到水利設施建設的資金和技術,早日恢復荒廢農田的灌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