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李玉瑩 通訊員 聶宗生)日前,記者從梧州市人民醫院獲悉,10月10日,萬秀區夏郢鎮村民李先生在家中做晚飯時,誤將桐油當做食用油炒菜。吃完飯后,一家三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嘔吐、腹瀉和頭暈等中毒現象。隨后,李先生一家三口被送往梧州市人民醫院進行搶救,醫生對三人進行了導瀉、排毒等對癥治療處理,目前三人的病情已無大礙并順利出院。醫生提醒,若發生桐油中毒,市民應立即進行催吐、洗胃、導瀉,嚴重者要立即送醫治療。
????“桐油是問別人要的,準備作為涂料用。”李先生說,“一直裝在塑料瓶里,時間一長就忘記了,以為是花生油所以拿來炒菜,吃了就出事了。”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也喜歡用塑料瓶盛裝東西,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引發意外。據市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劉煥皓介紹,之前醫院也收治過因為誤食飲料瓶裝的農藥導致中毒的案例,有的就沒那么幸運,甚至連生命都搭進去了。“慶幸的是這家人吃得不多,中毒不算太深,且送院及時,才沒有釀成大禍。”劉煥皓說。
????據了解,桐油是用桐油樹的果實經機械壓榨再加工提煉制成的工業用植物油。其用途廣泛,是制造油漆、油墨的重要原料,可大量用作建筑、殺蟲劑、機械潤滑等。由于桐油的感觀與一般食用油相似,盡管其有一定的刺激氣味,但不易察覺,故容易誤食而發生中毒。此外,由于桐油果外表和板栗差不多,味道也與花生相似,比較香甜,因此也容易在野外把其當作野果采摘誤食,導致中毒。
????劉煥皓提醒市民,假如發生桐油中毒后,急性中毒輕微者可大量飲服糖開水或淡鹽水來減輕毒素;中毒較重者,應立即進行催吐、洗胃、導瀉等處理;嚴重者應盡快就醫,對癥治療。
????此外,劉煥皓還特意提醒家有小孩的家庭,平時要注意在盛裝有物品的塑料瓶上寫好標識并注意存放,以免小孩錯拿誤食。此外,秋天野外成熟的野果較多,人們對于一些有毒性的植物果實缺乏識別能力,在野外如果遇到不認識的野果,千萬不要隨意采摘嘗試,以免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