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通訊員 范敬允)8月24日,在廣西梧州通寶再生物資有限公司拆解車間,工人們忙著拆解各類進口廢五金電器、廢電纜等固廢原料。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今年年底前禁止部分高污染固體廢物入境,這使得企業進口固廢原料更為謹慎。
“國家政策倒逼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我們從環保設施、人力、貨源和生產環節等方面進行完善以適應新政,也促進企業管理更規范。”通寶公司負責人說。
通寶公司是再生資源加工業轉型升級的一個企業。今年,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終期驗收,在此基礎上,園區進一步探索新常態下轉型升級發展新思路,啟動國家再制造示范基地建設。目前,園區共有投產企業35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22家、三產企業4家。園區主要通過國內回收、國外進口以及園區內部循環利用三種方式進行循環經濟生產,園區企業在國外和國內建立各自的回收網絡,上游拆解企業共47家、中下游深加工企業17家,上游拆解企業可為中下游企業提供原材料。
今年隨著再生金屬市場行情好轉,有色金屬價格逐步上漲,再生資源園區拆解企業加大了進貨量,現有22家規上企業1至7月份完成工業產值198.1億元,同比增長35.8%,整體運行保持穩步上揚趨勢。
面對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政出臺,再生資源園區充分發揮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的優勢,協同環保、海關、檢疫等部門,搭建信息調控、有色金屬電子交易等智能平臺,對汽車配件再制造產品、廢五金等實現線上線下交易服務。同時,園區扶持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逐步將原料市場轉向國內,打造精深加工產業鏈,提高集聚效益。園區還抓住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良機,重點圍繞再生銅、再生鋁、再生塑料、再生不銹鋼、再生鋅和再制造等六大產業鏈實施精準招商,在再生銅產業鏈下游、再生鋁產業鏈中游取得重大突破,補齊園區產業鏈,1至7月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完成近40億元。
隨著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再生資源園區經濟實現了穩中有進發展。1至7月,園區工業總產值完成253.5億元,同比增長13.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98.1億元,同比增長35.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9.1億元,同比增長2.94%。預計1至8月園區工業總產值可完成285.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23.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3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