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林創)眾多市民認為,新興一路、新興二路設置的路口和紅燈過多,記者數了一下,從潘塘公園路口開始算起,一直到豐業新苑小區對開路口,這段路長約1.5公里,單邊就有14個路口和4座交通燈,平均一百米多一些就有一個路口。各交通燈相互間停、行時間銜接不夠科學規范,路口設置不夠合理和人性化,以及三輪車、摩的非法營運,都是導致新興一路、新興二路交通亂象的原因。
交通燈沒有發揮作用
近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從潘塘公園對開路口一直到四中對開路口的4組8座交通燈中,工作時間并不正常,往往只有2至4座交通燈是24小時工作,有時候到了上下班高峰期,其中一些交通燈打開的只是對車輛起警示作用、減速行駛的黃燈,這就導致了車輛和過馬路的市民搶道情況的出現。
“如果真的遵守交通規則,我根本過不了馬路。”家住河西郵政局附近的市民張阿姨告訴記者,有時候路口的紅綠燈不亮,只有黃燈在不停地閃爍,過往的車輛根本不理會黃燈,也沒有減速。想過馬路的市民,除了瞅準路上沒有車的間隙過馬路外,還得隨時做好在車流中左躲右閃的準備,艱難地走過馬路。
這樣的情況,不僅出現在有交通燈的路口,在沒有交通燈的路口,行人則更需要冒險地和路上行駛的機動車搶“速度”。此外,由于新興一、二路沿街都以居民住宅區、商鋪酒樓、市場、商場超市為主,貪方便的市民,也自然而然地“想從哪過馬路就從哪過馬路”,正因如此,市民和機動車搶道過馬路的情況,也就不斷在這段路上反復出現。
此外,在這些交通燈的停、行時間控制上,相互間的銜接也不夠科學。在潘塘公園對開路口,由東往西通行的綠燈時間為40秒,然后是16秒的左轉時間,再接著是46秒的紅燈停行時間,南北方向車輛的停、行時間則相反。如果單是由東往西行駛,時間最長需要等62秒,從河東過來的車輛滯留時間長,通行時間不足,上下班高峰期更加明顯。
而過了這個交通燈再往前行,經過多個路口之后,還要陸續通過河西郵政局對開路口、太陽廣場對開龍山路口、四中對開路口的3座交通燈,如果這條路上的交通燈停、行時間銜接還不是由電腦統一控制的話,那么司機一路都遇到紅燈的幾率并不小。 采訪中,不少市民都表示,這條路上碰到兩三次紅燈是非常正常的。按照城市規劃,市區內的主干道路時速應不低于40公里,否則就容易造成堵車。
路口設置不合理
新興一、二路上平均不到百米一個的路口,最近的只相隔幾十米,最遠的也不過百米,如此之多的路口設置,更不能有效地疏導過馬路的市民。
路口的設置最大的作用就是為了方便通行,但在新興一、二路改造過程中,一些原有的路口已經被綠化帶重新封閉起來,但這些地方卻恰恰出現在最關鍵的地方,如公交車站、市場,這都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而離這些地方最近的路口,卻有相當一段距離,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市民都是在眾多設置雜亂的路口中,選擇了最方便的捷徑過馬路。
無論是在太陽廣場對面公交車站下車的乘客,還是從新興市場民主黨派大樓(原勞動局)路口買菜出來的市民,他們更多的是選擇跨過沒有路口的綠化帶,然后走到馬路對面去。
再者,非法營運、不按規定停放的出租車、“摩的”以及三輪車,也讓新興一、二路的交通秩序更加混亂,在新興一、二路,尤其是太陽廣場路口、潘塘公園路口一帶,已經成為這些車輛聚集等客的主要地點,而這些地方也是塞車的多發地段。沒有合法的駕駛、營運證照,市場準入門檻越來越低,利用這些無牌無證車輛從事非法營運的人也越來越多,從而導致了交通違法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也是新興一、二路交通亂象的原因之一。 |